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0-05-09 22:58:35   来源: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浏览:

内容提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似乎处于有些尴尬的局面,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常常事倍功半,致使本应是体现学生创造力和创意思维的写作成了老大难问题。由此,本文拟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作出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写作  创意  人文  兴趣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由于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一些急功近利的传统教学方式造成了人文教育的失落,学生个性被压抑,灵感被禁锢,创意无自然从谈起。写作教学机械枯燥,缺乏趣味,教师的教学重点倾向于分析和演练,忽视感悟和积累,造成学生写作脱离实际,作文中看不见个性和情感。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由于小学语文对写作教学的忽视,很多孩子缺乏敏锐的感知力和发现力。而创造力枯乏的直接后果就是在作文中大写口水话和废话,不用“心”来创作文字。

二、实践论证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写作教育应以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师须了解学生群体的内心审美感悟和创作动机,拟定相对应的教育实施计划,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在实验初期,通过谈话、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喜欢阅读的作文风格和艺术形象,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审美倾向和写作动机,提供了大量他们喜闻乐见的作文素材和范例,极大地调动学生写作观念的自主性,激发他们的兴趣。

    调研之后,我们需要建构写作教育实施的平台。让学生从“应付”、“敷衍”、“惧怕”的心理中走出,进入一个绚丽多姿的文字世界。首先就是健全组织,有一个信念坚定的教师队伍和团结一致的工作和先进观念。其次,需要在课外搜集大量的童话、寓言、儿歌、古诗词、小说、散文名著等,丰富写作教育的素材。

(一)有效途径之一:在课外阅读中引起兴趣,激发创意。

    写作离不开阅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为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把读物的趣味性摆在首位。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读书氛围,不设置阅读作业,没有阅读负担,只是要求他们在阅读中一定要多问点为什么,多提出点问题。比如说“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这样写?”“这个事物如果是我写的话我会怎样写?”等等,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构思的能力和创意联想能力。

    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喜欢神秘、冒险的环境,仰慕机智、勇敢的品质,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心理需求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一些孩子喜欢情感丰富,文笔细腻的散文,稍大一些又会有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喜欢探知更宽泛的文学作品的世界。因此,不仅要向学生推荐童话故事和冰心风格的文章,也要给他们介绍《三国演义》之类的一些名著名篇,使不同个性的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都能读到慰籍情感、启发心智的好书好文章。

    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组织“读书讨论会”,在讨论中,让学生学会理智地去分析文学作品,鉴赏精华部分。通过讨论,学生们对阅读的见解和需求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就会提高,也会培养真善美的情操。

    此外,还要注意以课文为原点,在课内文章的基础上扩展阅读量。

(二)有效途径之二:拓展活动空间,丰富生活体验

    写作来源于生活,学生们如果仅仅只是局限于狭窄的课堂和阅读,缺乏生活体验,那么下笔也将难免苍白枯燥。作为教师,我们应拓展课堂概念的外延,以大自然为开放的大课堂,捕捉风花雨雪的美,以及或开心或忧郁的生活情感,丰富作文素材。

    为了打开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笔下的素材,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带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自然美,激发审美情趣。回到课内,让学生并用美的语言来说说、写写自己的所见所想。在明确写作的顺序和主次之后就放手让学生表达。通过音乐渲染,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想象驰骋,思路纵横。写作时,教师不做过多分析指导,给他们更广阔的想象和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尽情自由地表达。

(三)有效途径之三:共同点评,欣赏、评价。

    为了摆脱过去僵硬的写作评价机制,让学生们更有主动性和话语权,可以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轮流朗读自己的作文,大家共同提出修改意见,由组长将组内每个同学的作文点评意见记下来,然后向全班汇报,大家再评议,最后老师做精要的点评。这样每个同学的作文状况都得到大家的关注,就会激发每个学生认真写作的愿望。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评改同学的作文,能互相欣赏、互相帮助、取长补短;通过针对不同文章的点评,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写作手法,使正确的写作理念和方法逐渐渗透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四)有效途径之四:把写作融入生活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们写作时觉得无话可说只是因为平时缺少了积累和发现。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尽量每天都写几句话,不需要写多了,就是简单的事件的罗列和情感的宣泄,当然,老师并不查看他们的日记,只是在班上做一个诚信签名簿,就是说每天写了日记的同学就签下自己的名字,不写的也不会有什么惩罚,只是一种激励机制。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大多平淡,所以不鼓励他们在日记中天天写“上课、下课、吃饭、睡觉”之类的流水帐,而侧重于情感的抒发、感悟乃至宣泄。这样,某一天某一时他们也许就会发现某一点感悟值得多写一些,那么写作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五)有效途径之五:多角度艺术形式的结合与融会贯通

    写作从来不是单一存在的,多角度来阐发写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讷能力。比如,音乐和写作的结合。我们可以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静心聆听一段音乐,或者是古典,或者是当代的蓝调,之后让学生冥想一会,然后把这段音乐描述出来,写下你听到了什么,你从音乐中看到了怎样的意境、情境。如果这是一个故事的背景音乐,那么这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通过多角度的写作创意的激发,学生下笔一定不会无话可说,而且将会有更多的话要说。

(六)有效途径之六:模仿是最好的老师

    在艺术创作中,模仿是最好的老师,模仿中会自然而然的领悟到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写作技法和要点。

    当学生们交流或是阅读了一篇精彩的童话或是散文之后,就可以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模仿创作,可以设置类似的故事情节什么的,有乐趣,更有收获。

三、结论与思考:

    本课题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思考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从多方面入手,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研究措施。针对小学语文传统教学的弊端和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写作教学模式的更新和创新,引导学生以心灵感悟、个性表达为学习方式,在写作过程发展语文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0

上一篇:案例,让我走进你
下一篇:“延迟判断”为学生创造了更大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