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

发布时间:2010-05-15 11:32:18   来源: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浏览: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广大教师的课堂实践,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肯定,也越来越被广大的学生接受和喜欢。它已不在是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

一、确立小组的合作规则

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好的学生不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可是这样一来,那些思维慢的学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我们这些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整理出来。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这些规则,使学生能逐步按规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二、创设适宜的课堂氛围

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置身于合作学习中,其前提是必须创设一个自由言讨的氛围,一个和谐、适宜的课堂人文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围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才成为一种可能,合作才成为一种需求。在这样的氛围中,一方面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来表现自我,另一方面可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学生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创设合作的课堂情境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不断与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与接纳。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除了创设外在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敢于合作外,还必须创设能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合作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可创设多媒体画面呈现各种图形的画面,要求学生统计在画面中出现各种图形的数量。这个任务一人无法完成,两人难于完成,多人合作才能既准确又节省时间,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四、把握合作的课堂时机

俗话说:“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再合作学习就没有必要。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这里需要讲究一个时机。其一,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举手如林时教师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发言的需要,可以让学生相互说说,满足学生倾诉的欲望。其二,当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时,靠个体的力量不能解决,就需要合作完成。其三,当形成了不同意见需要交换时,让学生在小组内去讨论去争议。其四,当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需要交流共享时,通过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不同的算法,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

五、定位教师的课堂角色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因此,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的旧知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一参与”的关系。

 我们相信: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能够使学生之间的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将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0

上一篇:“延迟判断”为学生创造了更大的思考空间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