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科研 >
教育科研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发布时间:2010-05-17 11:09:15   来源:黄河路小学    浏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主要训练项目,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朗读,可以把平面的文字化为立体的声音,使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具体可感。不仅如此,在学生反复的朗读过程中,文章的风采格调、逻辑脉络、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朗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提倡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语文教学自身的基本规律。

朗读训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训练,是眼,口,耳,脑并用的阅读活动,它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积累词汇和句子,有助于表达能力和积累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训练……”“朗读”被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被提出。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在教学在的重要作用。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指导学生朗读,可以遵循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读读

小学生对于朗读往有一种急切的心情,希望一拿到课文就立刻念得既流畅文富有感情。正是这种心理因素,往往使他们在朗读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出现加字、漏字或者读不通顺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急切的心情,往往会令学生对课文囫囵吞枣似的理解,起不到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课文的目的。这时教师可以首先要他们自己小声朗读一遍,熟悉课文的整体内容。并使学生明确,要朗读好一篇课文,最起码要读得准确,读得流畅。

与此同时,也要提醒学生朗读要用接近于生活中自然谈话的语言,就是不要拿腔拿调,即不能唱读,这个问题一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就要注意,一旦形成定势就很难改变。

二、想想

我们知道,朗读中的感情,像在生活中一样,只有朗读考真正产生了这种情感时,才能从语调里自然地露出来。指导朗读,教师如果只是要求读得流畅,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生不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不切实为课文的内容所感染,那么他根本无真正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因而教师在朗读前应启发学生从各方面进步地反握全文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启发性,原则进一步进行指导。

1、学生讲,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首先发言谈自己思考后的感受。通过他们的发言,既可以促进学生们的相互交流,锻炼他们“说”的能力,可以使教师从发言中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水平,从而便于进一步指导。同时,热烈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全体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打下基础。

2、教师讲。学生发言后,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继续往深层发掘,带领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展开联想,这种联想往往使学生增强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感情,补充和丰富他们对中心思想的具体感受,激发他们的朗读愿望。

3、教师范读。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的样板,而且可以给学生启发,使他们从中领会准确表达中心思想的语言表达方式。当然,教师汇聚读并不是让学生简单的机械模仿,而是给学生一个对比的对象,使他们更直观感受课文思想感情。

三、练练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指导他们反复练习是基本途径之一,教师在进行全面指导后,应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即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

教师可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组织学生练习。如指名读、集体读、分段读、分角色读等等,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四、评评

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拨,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要让学生了解,朗读的好坏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时经过自己刻苦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好。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0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室考察报告